以侨批还原客家先贤血汗史!听《天风海雨梅花渡》主创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…
编者按:广东汉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还原海雨后广东三大剧种之一,也是先贤血汗AG超玩会入口客家人的大戏。近日,史听述台新编大型广东汉剧《天风海雨梅花渡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排,天风该剧以梅州客家人下南洋故事为题材,梅花是渡主一部讲述客家历史文化故事的纪实剧目。本报记者将持续走进剧组,创讲采访剧组主创人员等,故事了解剧组的侨批前幕幕后故事。
导演在现场执导排练。还原海雨后
“导演,先贤血汗您听听目前的史听述台AG超玩会入口音乐唱腔设计搭配上演员的表演……”
“钟老师,您看曲调改成更生活化一点怎么样,天风比如哒哒嗒……”
在新编大型广东汉剧《天风海雨梅花渡》排练现场,梅花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、广东汉剧著名作曲家钟礼俊正在对剧目创作进行讨论。记者走近两位主创人员,听听他们对于剧目的思考。
作曲家在现场指挥乐队配合。
在新编大型广东汉剧《天风海雨梅花渡》排练现场,张曼君和钟礼俊在对剧目创作进行讨论。
导演张曼君:以广东汉剧重现客家风土人情
这是导演张曼君首次执导广东汉剧。在张曼君看来,广东汉剧虽与其他四省汉剧根出同源,但其在表演方式上更为温婉、绵长细腻,体现着客家的风土人情和世界观。
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。(罗伟新 摄)
三年前接到这个题材邀约的时候,她还是有些犹豫的。“关于侨乡,特别是侨批这类的题材,很多地方已经有所演绎。但我也是客家人,出生于江西赣南,所以我对客家人的习俗、人情都是比较了解,客家客乡的侨胞现象、侨批现象,或许以广东汉剧来演绎,又能表现出独特的客家风采。”张曼君说道。出于这样的追求,在剧目的呈现上,创作团队非常注重对梅州本土的风土人情的再现,有意识地将剧目与客家紧密结合起来,故事落脚点就在梅县区松口镇,将更好地诠释客家人的勤劳善良、脚踏实地的精神品质。
张曼君认为,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队伍阶梯完整,呈现出现在和未来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,本次剧目中参演的是团队中更为年轻化的队伍,在排演现代戏上的经验则相对薄弱一点。 “《天风海雨梅花渡》既需要演员表达生活放松的状态,又要呈现汉剧的姿态,是非常微妙复杂的,年轻的队伍要表现客家人生活态度,风俗人情,尤其是生活体悟、阅历经历,是需要逐步地去充填,推动他们早日走进生活的这个源头当中去,才能更好地塑造好人物形象。”张曼君说。
作曲家钟礼俊:以音乐唱腔展现人物饱满情感
谈及《天风海雨梅花渡》的音乐唱腔设计,作曲家钟礼俊直言,是一次巨大的挑战,也是一次新的突破。如何保留广东汉剧的传统声腔,又要体现生活化,接地气的感觉,是钟礼俊面临的难题。
广东汉剧著名作曲家钟礼俊。
经过反复研究比对,钟礼俊最后敲定引用广东汉乐《博古》,以广东汉乐为基调,以板腔为主体进行创作。他对曲牌旋律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处理,使得作品中的板腔和音乐的丰富性表现得以交融彰显。“广东汉乐是传统的客家音乐,与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,与广东汉剧的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《博古》是广东汉乐传统名曲,客家筝曲,以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客家传统艺术文化再好不过了。” 钟礼俊表示,他还加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传统小调小曲,从中选出合适的几个音符进行创作,在第一场戏《批来了》的音乐上,就加入了松口山歌的元素。
在声腔的创作上,钟礼俊力求使演员的表演情感饱满。此次剧目中,生、旦、丑 、公、婆、净(红净、乌净)七大角色都将在台上演出。钟礼俊表示,这在近几十年的剧本创作中都是少有的,七个角色的声腔都不一样, 音乐和唱腔既要以情动人,柔美动听,又要考虑每个表演在布局上的完整性和人物唱腔的丰满性,以旋律塑造出符合人物内心的音乐形象,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性。
图文/梅州日报记者:黄钰然
编辑:杨乔颖
- ·清明节假期天气预报来了!全国大部地区适宜出游
- ·体育消费潜力释放,消费诉求有哪些?前景怎样?
- ·当超级工程遇上白海豚 背后有本生态账
- ·我市出台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激励政策
- ·我市累计培育8户 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
- ·珠江口两岸“牵手”,产业“超级流量”花落谁家?
- ·在感恩中传承家风家训
- ·一中国公民在印度被扣押期间死亡,中使馆:高度重视,敦促印方查明真相
- ·喝粥养胃适合所有人……是真是假?|谣言终结站
- ·发展“三类经济” 开展“八大活动”
- ·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发生4.2级地震
- ·紧绷安全生产弦 增强排险除患能力
- ·工行雅安分行: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赋能养老金融新发展
- ·上海⇋广州!国产大飞机C919再添新航线
- ·今年将重点督办7件代表建议
- ·小事不出村 驻村诉讼服务点助力矛盾化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