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农评丨村民群里发言被罚款,反映基层治理三大现象
(兴农评,时长共2分51秒)
三农大小事,群里尽在兴农评。被罚
近日,款反天津一村民因在村联络群里发言被罚款,映基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关注。兴农现象据报道,评丨该村委会工作人员在群内通知要求村民登记三轮车四轮车,村民层治村民询问“老年三轮也算吗”,群里而后被告知需缴纳200元罚款,被罚理由是款反“根据村规民约,在群里说话要罚款”。映基更讽刺的兴农现象九游是,村内还有人因误操作就被罚款,收据上竟还写着“违规自愿交款”。
这一事件看似荒诞,实则反映了基层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。
首先,村民为何不能在微信群里发言?可以想象,村委对微信群的定位就是发布通知,仅从自身工作便利出发,而不是将微信群作为沟通工具。联络群仅有一方声音,且不允许群众发言,那为何称之为联络群?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议事协商渠道被人为阻断的体现。基层治理强调“畅通民意反映渠道”,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,通过各种方式、在各个层级、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。
其次,村民发言就要罚款被指是“村规民约”,那么,村规民约如何形成?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基于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授权而制定,应当是村民共同商议、共同遵守。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,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,而不是用来替代法律。少数村集体存在不合理的规定,往往用“村规民约”来搪塞,甚至觉得理直气壮。村民在微信群中发言即被罚款,这一“村规民约”是否经过村民大会讨论?村集体又是否具备罚款这一行政处罚权力呢?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将村规民约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表现。
第三,在此事件中,村委虽无恶言,但为何态度如此傲慢?因为村委错将自身的管理职责定位为“统治”,所以直接切断与村民沟通的渠道,甚至对企图沟通的村民给予惩罚。这其实是基层治理中管理者定位错误,拿着扫帚当令箭的常见现象。村委会的权力来源于村民的授权,应当对村民负责、为村民服务,而不是滥用权力、肆意妄为。
基层治理无小事,“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”。行政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,村委如果不能摆正位置,秉持服务态度,溃于蚁穴并不是骇人听闻。
【作者】杨雪
【出镜】杨娉婧
【拍摄】方壮玮 杨雪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
- ·3月2日将上演金星伴月 这幕高颜值“星月童话”别错过
- ·阳江解除防台风“五停”指令 防风Ⅰ级应急响应降为Ⅳ级
- ·签约150亿元!喀什地域举行专场推介会暨会集签约仪式
- ·川农大学子踊跃向灾区伤员献血
- ·无人机引领德庆水稻飞向绿色可不断睁开未来
- ·粤桂携手助力民族融合
- ·天全:切实加强市场监管 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
- ·蜀通公司安全运送2441名大学生到达目的地
- ·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0.9% 广东1—2月份经济数据公布
- ·签约150亿元!喀什地域举行专场推介会暨会集签约仪式
- ·内地首所澳人子弟学校开学 首日迎256名澳门新生
- ·周周有新菜,月月有角逐!“肇庆美食引擎”栏目正式宣告
- ·江门新会这4条柑花飞翔道路,带你沉浸式感触陈皮横蛮
- ·直击台风“摩羯”登陆时刻:惊涛骇浪之前,救援力量决定扎进乡镇
- ·一大批粤味“疆”至,让广东美食销往亚欧
- ·琼州海峡客滚船5日零时起全线停运 预计持续至周日